第(1/3)页 “各位长辈,此事我闻三可以赌咒发誓,绝非我做的,张伯伯此前所言,我极为赞同。 既然凶手刻意留下这戒子,定然是有意栽赃陷害。 此人或许与我有莫大的仇怨,这才处心积虑,要置我于不义。” 闻三其实也在心里琢磨着,究竟什么人,做掉李瘸子,又栽赃陷害自己呢? 他的第一印象,乃是村里另外一个不好惹的痞子,古小青。 这小子性格狠厉,为人霸道,家底也厚实,圈拢了村子里的一批小年轻,时常和他闻三打擂台。 更关键的是,他有一个同胞哥哥,是在县城里面,一个帮派里混的,这就是大背景。 可以不客气的说,古小青在小寒村里,势力比闻三还要大一分,主要还是他有一个好哥哥。 给古小青充当后台,靠山,让他能无所顾忌,其他人也都畏惧古小青。 闻三为什么会产生要走出小寒村,外出闯荡,打拼的想法? 根源就是,他知道,只有走出小寒村,才能真正迎来一片新的天地,不然,他始终弄不过古小青。 他甚至还有一种野望,也去县城,找个帮派,混一混,将来也能成为某个人的靠山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 至于古小青有没有杀人的能力,栽赃嫁祸的可能,在闻三眼里,那简直是太有了。 古小青自己可能不会杀人,但他身边,一定有会杀人,能杀人,而且敢杀人的狠人在。 县城里的帮派,和小寒村的这些地痞流氓,那根本就不是一回事。 其杀人,乃是加入帮派的一个考验,只有手里染了血,才配称之为真正的帮派中人,而不是那些只能靠着帮派名声狐假虎威的外围。 古小青的哥哥,对他这个弟弟,那是相当的看重,溺爱,专门从帮派里抽调了两个狠人,回到小寒村,帮他弟弟支了个架子。 也别问为什么他哥哥不把古小青接到县城里去。 原因有多方面,村子里的人,也都心知肚明。 其一,古小青的哥哥也不是一家独大,他有很多对手,对头,这些人奈何不得他,未必不会将目标对准古小青。 然,若是古小青留在小寒村,那么有村落作为庇护,某种程度上,其实比县城还要更加安全。 村子里的人,很多,青壮不少,结合起来保卫家园,除非是成规模,成建制的军队,不然,都很难从小寒村讨得便宜。 村子,看似是最低等级的一个聚居规模,但事实上,凝聚力,绝非所谓城镇能比。 城镇的人,人更多,心更杂,做不到一呼百应,村子则不同,一呼百应,属于常态。 其二,也别小瞧了这个时代,村落的经济状况。 比如古小青,有他哥哥的支持,在这村子里也有不少的产业。 他是村里的第一养鱼大户,还侍弄了三亩药田,这都是固定的进项,有县城的路子,可以很好的消化,这是其他村里人不具备的。 因此,古小青,是闻三的第一怀疑对象。 根源就是,不久之前,两人因为村里一个寡妇,起了冲突。 这寡妇倒不是周芷菡,而是一个文君新寡之人,像貌只能说清秀,但身段那是贼好,馋的古小青和闻三铆足了劲要将其拿下,成为自己的禁脔。 结果,两人闹了几场,结下了梁子,其实也不能说结下梁子,毕竟以前关系就不咋地,更倾向于,激化了彼此之间的矛盾。 当时,古小青酒放话,要让闻三好看。 只是后来,那寡妇被古小青给拿下,怎么算,都是古小青占了大便宜。 他真就这么尿性,明明占了便宜,还要朝自己下死手? 这也太霸道了吧! 除了古小青,闻三也不觉得有什么人,和自己有这样的深仇大恨,还有这样狠辣阴损的手段。 不对,闻三忽然间又想到了一个人,李政。 若是原本的李政,那当然是懦夫一个,别说杀人,打人都不敢,更何况嫁祸到他的头上。 但,根据杨小树和马风所言,李政现在可变得不太一样,整个人很有手段,手法。 第(1/3)页